手機結構設計標準之六:殼體結構方面
作者: 來源: 日期:2021/3/28 10:57:32 人氣:1294
1、平均殼體厚度≥1.2,周邊殼體厚度≥1.4 ;
2、壁厚突變不能超過1.6倍 ;
3、筋條厚度與壁厚的比例為不大于0.75, 所有可接觸外觀面不允許利角,R≥R0.3 ;
4、止口寬0.65mm,高度≥0.8mm(保證止口配合面足夠,擋住ESD) ;
5、止口深度非配合面間隙0.15 止口配合面5度拔模,方便裝配 ;
6、止口配合面單邊間隙0.05 美工槽0.3X0.3,翻蓋/主機均要設計。設計在內斜頂出的凹卡扣殼體上。(不允許設計在外滑塊出的凸卡扣殼體上,避免滑塊破壞美工槽外觀) ;
7、死卡(最后拆卸位置)扣位配合≥0.7;活卡扣位配合0.5mm(詳見圖);
8、卡扣位置必須封0.2左右厚度膠。即增加了卡扣的強度也擋住了ESD ;
9、扣斜銷行位不得少于4mm.在此范圍內應無其他影響行位運動的特征 ;
10、螺絲柱內孔φ2.2不拔模,外徑φ3.8要加膠0.5度拔模,內外根部都要倒R0.2圓角 ;
11、螺母沉入螺絲柱表面0.05 螺絲柱內孔底部要留0.3以上的螺母溶膠位,內部厚度≥0.8.根部倒圓角 ;
12、與螺絲柱配合的boss孔直徑φ4,與螺絲柱配合單邊間隙0.1(詳見圖14);
13、boss孔位置要加防拆標簽,殼體凹槽厚度0.1;
14、翻蓋底(大LENS)與主機面(鍵帽上表面)間隙≥0.4 ;
15、檢查膠厚或薄的地方,防止縮水等缺陷(X\Y\Z方向做厚度檢查 );
16、主機面連接器通過槽寬度按實際計算,連接器厚度單邊加0.3MM ;
17、主機連接器要有泡棉壓住 ;
18、主機轉軸到前螺絲柱間是否有筋位加強結構 ;
19、主機面轉軸處所有利角地方要加R ;
20、主機轉軸膠厚處是否掏膠防縮水 ;
21、主機底電池底下面最薄≥0.6(公模要求模具開排氣塊) ;
22、掛繩孔膠厚≥1.5X1.8,掛繩孔寬度≥1.5 ;
23、翻蓋緩沖墊太小時(V8項目),不采用雙面膠粘,設計拉手,倒扣鉤住殼體0.3 ;
24、凡是形狀對稱,而裝配時有方向要求的結構件,必須加防呆措施。也就是其它任何方向都無法裝配到位 ;
25、SIM卡座處遮擋片,在殼上對應處加筋壓住遮光片,防止遮光片翹起影響SIM卡插入 ;
26、flip上、下殼體之間加上反卡位,防止殼體上下,左右外張,上下殼加支撐筋,防止上下按壓,感覺殼體軟(如附圖所示,參考stella項目);
27、雙色噴涂件在設計時要考慮給噴漆治具留裝卡的位置,0.6寬x0.5深的工藝槽 ;
28、雙色噴涂分界處周邊輪廓線盡量圓滑,曲線變化處R角≥0.5 ;
29、雙色噴涂的治具模具,要求是精密模具,一模一穴,治具注塑材料采用殼體基材相同 ;
30、做干涉檢查 ;
31、PC料統一成三星 PC HF-1023IM ;
32、PCABS料統一成GE PCABS C1200HF ;
33、弧面外觀裝飾件雙面膠要求選用DIC8810SA(高低溫/耐沖擊性能好) ;
34、平面外觀裝飾件雙面膠采用3M9495,或DIC8810SA(高低溫/耐沖擊性能好) ;
35、雙面膠最小寬度≥1.0(LENS位置最小1.2);
36、可移動雙面膠可選用3M9415(其粘性兩面強度不同,弱面拆卸方便) 熱熔膠采用?
37、遇水后變色標簽可選用3M5557(適用于防水標簽);
38、Foam最小寬度≥1.0mm PIFA天線下面連接器等需要壓,采用EVA白色材質,吸波最少。不可以采用黑色foam(里面含有炭粉,吸波);
39、主LCD foam材質可選用SR-S-40P ;
40、副LCD foam材質可選用SR-S-40P ;
41、翻蓋打開設計角度的裝配圖, Plastic 裝配圖, Mockup 裝配圖, 運動件運動到極限位置的裝配圖(電池為對角線位置裝配圖), 整機裝配順序是否合理??
42、所有的塞子都要做翻過來的干涉檢查(IO塞翻過來與充電器是否干涉的檢查等) ;
43、零件處于正常狀態干涉檢查 ;
44、零件處于運動極限狀態干涉檢查(電池為對角線位置裝配圖) FLIP/SIM CARD/電池扣/電池/電池蓋/電池彈出片/SIDE KEY/KEY/抽屜式塞子/帶微距camera調焦鈕/手寫筆/三向鍵/三檔鍵/五向搖桿鍵/攝像頭蓋。